傾力幫老弱貧困戶摘窮帽——記東興市東興鎮(zhèn)楠木山村黨支部書記黃森
棘手問題找黃森,鄰里糾紛找黃森……“有困難找黃森”成了東興市東興鎮(zhèn)楠木山村民的口頭禪。黃森是該村黨支部書記。
72歲的村民陳紀深,斗大的字不識幾個。在村里貧困戶、低保戶花名冊上,年年都有他的名字。但在去年底,黃森幫他把貧困帽摘掉了。在村里,像陳紀深這樣的貧困戶不在少數,被稱為扶貧攻堅最難啃的“骨頭”。
為了幫扶老弱貧困戶,黃森嘗試多種辦法。搞種養(yǎng)殖培訓班,人來了,但缺少文化學不進;介紹就地打工,年紀大了做不來;推廣“公司+基地+農戶”模式,怕貸款還不上不敢參加……老弱貧困戶大多選擇留守在家吃低保,無法脫貧。
2016年初,黃森決定利用邊民享受日均8000元免稅進口產品的政策優(yōu)勢,組成一個邊民互助組,發(fā)動他們做邊貿。結果遭到很多人反對,黃森力排眾議,自己帶頭成立邊民互助組,協調市村鎮(zhèn)銀行貸款60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,讓這些老、弱、缺文化的貧困戶加入互助組,然后與東興市3家海產品加工公司簽訂合同,由他們收購互助組的產品。
一個月試運營后,互助組大獲成功。如今,互助組由1個發(fā)展到5個,均由村黨員干部領頭。成員由當初的50多人增加到160人,年收入達1360萬元。按照合同,一個邊民一天至少純賺約60元,如果體力好,參與運輸,每天能賺300多元。
為幫扶老弱貧困戶實現在家就業(yè),黃森又努力引進17家民營企業(yè)落戶楠木山村,總投資3500萬元。這些企業(yè)來自川、粵、貴等地,以紅木家具加工為主,年產值達1.93億元。
如今,全村49名黨員與160戶共693位貧困群眾結成了“幫扶對子”,貧困群眾紛紛走上致富路。
“只要找準方向,不放棄、不氣餒,沒有啃不下的硬骨頭。”61歲的黃森信心十足,“幫貧困戶脫貧是我的責任,我會堅持到底。”
上一主題: 曾中生:中國工農紅軍杰出指揮員?
Powered By phpok.com Design by liu ? 2015 廣西農業(yè)龍頭企業(yè)行業(yè)協會 , All right reserved. 桂ICP備15005103號